2025年春节档,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以154.45亿元票房刷新全球单一市场纪录,却也凸显了中国电影市场的“马太效应”——头部影片垄断排片,中小体量影片生存空间被挤压,行业陷入“冰火两重天”。然而,不被看好的暑期档用“爆发”的口碑扭转了这一局面:8月3日上午,今年档期总票房突破70亿元,《南京照相馆》《长安的荔枝》《侏罗纪世界:重生》暂列票房前三,《戏台》《罗小黑战记2》《浪浪山小妖怪》等豆瓣8分以上影片扎堆来袭,用口碑重新点燃观众热情。
终于告别“片荒”
暑期档之前,你有多久没有走进电影院了?春节档后,市场曾陷入“无片可看”的窘境,而在近期,暑期档捷报频传,高分作品频频登上热搜,很多观众按捺不住重新走进了电影院。据灯塔专业版统计,档期内定档影片超百部,涵盖历史、动画、喜剧、科幻等十余种类型,其中豆瓣评分8分以上的作品达6部,创历史同期新高,中国电影市场迎来久违的爆发式增长。
《南京照相馆》以抗战时期南京城为背景,通过一家照相馆的命运折射民族记忆,截至8月5日上午,上映第13天票房达到了16.45亿元。影片由刘昊然、王传君、王骁、高叶等主演,用“以小见大”的叙事手法,将宏大历史与个体命运紧密交织。与以往战争片有所不同,导演选择了一种极尽克制的拍摄手法,将镜头对准施暴者,来还原南京大屠杀那段惨烈历史。“克制的眼泪比号啕大哭更痛”,《南京照相馆》揭示了新一代年轻人对历史叙事的审美转向,也完成了国人抗日史观的一次升级迭代。这是导演申奥继2023年暑期档票房冠军《孤注一掷》后的又一力作,目前豆瓣评分8.6分,毫无疑问将是今年暑期档的一部现象级作品。另一部即将上映的战争片《东极岛》,聚焦二战时期中国渔民营救盟军战俘的真实事件,预售票房已突破1000万元,被业内视为“历史题材的又一爆款”。
暑期档是动画大电影的主战场,《聊斋·兰若寺》口碑虽不及预期,但票房也超过了2亿元,后来者《罗小黑战记2》以8.7分的豆瓣高分领跑,截至发稿前票房突破3.58亿元,超越前作。影片在延续前作萌系画风的同时,升级打斗场面与世界观构建,新增“妖灵会馆遭袭”等核心剧情,引发观众二刷热潮。另一部刚上映的《浪浪山小妖怪》则以《中国奇谭》IP为基础,打造合家欢喜剧,豆瓣开分也高达8.6分。
此外,喜剧赛道还有大鹏自导自编自演的《长安的荔枝》、陈佩斯自导自编自演的《戏台》。影版“荔枝”比起剧版“荔枝”更遵循原著,豆瓣打分7.6分,是目前大鹏自导作品中的最高分。《戏台》是陈佩斯时隔32年重返大银幕,引发了众多中老年粉丝的追捧。影片改编自同名话剧,讲述民国时期戏班在乱世中坚守艺术的故事。陈佩斯与黄渤、姜武的“喜剧天团”碰撞出强烈化学反应,豆瓣打分也达到了8分。
回归内容创作,拒绝营销泡沫
与往年暑期档“天价票补”“热搜轰炸”的营销套路不同,2025年暑期档的爆款影片几乎都以“低调开局、口碑逆袭”为路径。
《南京照相馆》上映首日排片占比仅10.8%,却拿下了一半以上的票房,随后凭借高口碑实现排片率连涨,登上单日票房冠军。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《戏台》身上,有所不同的是,《戏台》靠点映积累了不少好评,许多观众冲着陈佩斯第一时间买票观影,抱着“欠陈佩斯一张电影票”的情怀走进电影院,而71岁的陈佩斯也没有让喜欢他的观众失望,用一部优秀的作品表现出老艺术家的理想和坚持。
在多部佳作轮番上映的推动下,国内暑期档市场明显回暖,从7月18日开始,单日票房就已攀升到1亿元以上,上周末单日票房均在3.7亿元以上。这足以说明,在高口碑、高话题的新片带动下,观众正在回归影院,用购票来表达对电影创作者的支持。
高票房、高口碑的背后是制作团队肯下苦功,拒绝投机取巧。《戏台》的剧本打磨历时5年,从筹备到上映近10年;《罗小黑战记2》从2019年启动制作到2025年上映,在此期间完成了20万张手绘原画,采用每秒24帧的标准提升动作流畅度。团队表示“慢工出细活”,例如飞机打斗戏份仅制作周期就长达一年。
当《南京照相馆》的观众在银幕前为民族记忆落泪,当《罗小黑战记2》的粉丝在社交平台二创解析剧情,当《戏台》的戏迷为余少群的戏曲功夫鼓掌……2025年暑期档用一场“内容狂欢”证明:中国电影并不缺乏观众。业内人士指出:“当观众对‘五分钟反转’‘强行煽情’等套路产生免疫,影片的叙事密度、情感共鸣与技术完成度成为决定票房的关键。”这场电影票房逆袭,或许标志着中国电影市场正从流量狂欢回归创作本质。
记者:任晓斐编辑:李睿校对:高新
高忆配资-配资实盘排名一览表-北京实盘配资平台-炒股开户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